青岛华夏职业学校:“精致·开放” 优质升学与优质就业双轨发展
5月14日下午,“2019年青岛市职业教育活动周职业体验行”走进了青岛华夏职业学校,参观了学生们的课堂教学、实训基地等场所,感受华夏职业学校学生们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。2019年青岛华夏职业学校与山东外贸职业学院扩大合作,新增会计、电子商务两个五年贯通培养专业;与青岛科技大学合办“3+4本科贯通”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计划35人。
一、“求是·笃行”沿革
青岛华夏职业学校于1994年由青岛第十八中学、原青岛财政金融学校、原青岛服装职业高级中学三所学校优化组成,学校隶属青岛市教育局,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嘉善路48号,2016年9月26日更名为青岛华夏职业学校。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、青岛市财会金融业职教集团牵头学校、青岛市财经商贸类专业指导委员会牵头学校。
学校致力于职业生命成长特色教育,遵循“精致·开放”办学思想,围绕财会金融、商务贸易和服装艺术三大专业群,开设会计、金融、电子商务、国际商务、动漫制作技术、服装设计与工艺、服装展示与礼仪七个专业门类,其中会计专业是山东省品牌专业,金融事务专业是青岛市品牌专业,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是省“双证互通”专业。设有“34”本科、“三.二连读”“五年一贯制”高职、普职融通、中专等多个学历层次,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教育选择。
现有全日制教学班48个,在校学生1768人,教职员工180人,现有“双师型”教师94人:省市特级教师、优秀教师、职教名师14人;省市级学科带头人8人;省市教学能手29人次;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オ51人次,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为学生发展提供强大的教育力支持。
二、“精致·开放”办学
学校乗承“精致·开放”办学思路,坚持质量至上,坚持优质升学与优质就业双轨发展,彰显职业教育办学特色,实现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,坚持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:通过实施上述“八大工程”,即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、专业建设创新化发展、教有教学内涵式发展、全面育人一体化发展、校企合作融合式发展、治理构多元化发展、职教体系辐射化发展、基础能力现代化发展,促进学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,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优质教育,创建省内一流,全国知名的优质特色中职学校,争创全国文明校园。
学校结合时代发展,提出“调结构、上层次、提质量”的办学要求,进一步拓展学生发展渠道,着眼于人才培养全过程,真正打通从中职、高职到本科的人才培养立交桥。学校今年的一大变化就是学校与青岛科技大学在原有联合开设“3+4本科贯通培养”会计专业基础之上,新增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,打通学生艺术本科之路:选择了办学质量更优、更适合专业发展的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开设“五年贯通培养”、3.2连读大专;选择了服装专业性更强的与山东服装职业学院联合开设3.2读大专。学校将通过项目内涵建设和评估,深入探讨国际化办学路径,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。
三、“务实·拓新”发展
1.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,推进学校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
内部治理现代化是现代化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,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依据依法办学、自主管理、民主监督、社会参与总要求,制定章程和制度,完善治理结构,提升治理能力。一是健全以学校《章程》为核心的学校治理制度;二是构建以校长负责制为主体,以教职工代表大会、家长委员会、校务委员会和学生议事会为四翼的“一体四翼”治理体制,形成“决策、执行、监督、评价”多方参与的既相互制衡又相互配合的多元治理结构;三是建立并实施“教工学生、家长”三个议事会,保障教职工、学生、家长充分参与到学校治理过程中来;四是自下而上、民主公推的师德学术委员,让群众满意度高、德能兼优的教师参与学校治理;五是主持承担山东省重大招投标课题——《职业院校内部治理能力提升研究》,把握理论前沿,厚植实践根基,指导工作实践,提升治理能力,实现由学校管理走向学校治理的根本转变。出版的《职业院校内部治理能力探索与实践》专著,由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邓云峰为此书写了序;六是实施管理权限清单,规范权力运行机制,建立起“一单一表、一图一制度”为主要内容架构的权力运行模型,共五大类35项管理全校清单,完着规范重大事项决策程序,把民主参与、专家论证、风险评估、合法性审查、集体讨论决定等作为学校重大决策和关键权力运行的法定程序。
2.实施德育一体化建设,凸显育人实效
学校秉承“为学生终身职业素质发展奠基”的办学理念,构建“自信、负责、成功”的自主德育模式,实施德育一体化建设,办适合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。一是推行“三双”教育行动计划,包括:教师和外聘专家、学生和优秀毕业生“双助长”教育行动计划;课堂、社团“双轨育人”教育行动计划;职业素养提升“双三十”教育行动计划(人文素养提升必做的30件事,专业素养提升必做的30件事),推进学生全面发展;二是加强诚信教育,推行“义、礼、智、信、忠、孝、谦、勤、勇”为主要内容的“诚信十字诀”教育活动,形成传统文化+职业诚信的育人文化,着力养实守信职业人,锻造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人;三是加强德育目标分层管理,推行德育学分制和德育目标分层达成,A.B.C三级德育目标,通过学生自主选择,明晰责任,实现自我教育、自主管理、自信成长,达成每天进步一点点,争做最好的自己;四是开展全员育人活动,推行学科、专业实践教学德育一体化建设,实施“华夏红·全员牵手导师制”;五是建设家长学校,开发校本教材《爱的箴言》,建设“华夏红”家庭教育服务站,成立校班两级家长委员会,推行家长议事会制度组建“家长助教团”,开展“华夏红”家长驻校工作。
3.突出职教特色,实现跨界教育
通过校企合作、产教融合,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。健全专业建设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,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。一是充分发挥青岛市财会金融业职教集团、青岛市财经商贸专指委牵头学校的作用,扎实专业调研,做好专业发展顶层设计;二是搭建专业组室与企业行业的对接平台,提高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:三是商贸专业推行“校企行园”合作办学模式;四是文化创意专业与青岛市动漫创意产业协会合作,引入青岛海艺时代文化传有限公司建设校内实训基地,开展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;五是在财会专业对接畅捷通财务软件公司青岛友鹏源公司,建设会计梦工厂。
4.启动课程改革,推进课堂革命一
学校围绕“新理念”、“新模式”、“新课程”、“新课堂”“新评价”五方面实施“五新”教学改革。科学规划路线图,实施任务驱动,进一步夯实新理念、构建新模式、开设新课程、构建新课堂、优化新评价。进一步夯实“六种能力建设”,即:课程建设能力、课堂教学能力、教科研能力、信息技术能力、专业实践能力、综合育人能力。
一是积极培育学生核心素养、核心能力,提高课程建设实施水平。落实学生身心素养、人文素养、职业素养和创新素养发展的“四维一体”的新课程体系,着力培养“四种能力”:认知能力、合作能力、创新能力、职业能力。
二是加强专业建设、推进各专业群人オ培养模式改革。将专业建在产业链、需求链上,会计专业的“产教深度融合,把课堂搬进企业”、金融专业的“理实一体,分岗实训”、商贸类专业的“产学研一体,课堂就是工作场”、艺术类专业的“专业项目产学研一体化”等特色新模式已经成型并有效实施。学校山东省会计品牌专业顺利通过省级评估,并建立省级会计专业名师工作室。会计专业3+4转段考试都取得优异成绩,山东省春季高考文化课状元连年被青岛华夏职业学校揽入,各科成绩在全市均名列前。
特别提醒:为防止受骗,外地学员到后请直接与我们联系,不要轻信不明身份者,以免上当受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