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8名学生喜获“齐鲁工匠后备人才”光荣称号
日前,在山东省教育厅2019年度“齐鲁工匠后备人才”遴选培育工作中,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齐龙辰、赵宇豪、杨永琦、崔凯威、朱松文、李旺、李杨、秦翔宇8名同学被选为培育对象,喜获省教育厅统一颁发“齐鲁工匠后备人才”证书。这是济南唯一一所中职学校的学生获奖。
“齐鲁工匠后备人才”是山东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举措,由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共同遴选、共同培育、共同认定,重点选拔思想品德优良、综合素质较高、专业基础扎实、发展潜力较大的学生作为培育对象,能够弘扬齐鲁文化、精修技术技能、勇于创新创业、发挥示范作用,具有“匠气·匠心·匠技”的优秀职校学生,并系统开展培育工作。
获奖后齐龙辰同学高兴地说:“感谢老师和学校的培养,获得这个称号是对自己之前获得成绩的肯定。今后,我将会更加努力,做一名合格的‘齐鲁工匠’。”
学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培育工作,每学期都开展技能竞赛展示月活动,自2014年9月1日,学校在机电技术应用、数控技术应用、电子技术应用三个专业,开始全面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。2015年起,又开始进行科学推进,对课程设置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与评价机制等进行全面改革。学校确定了“4+1”教改模式,即每周四天实训课、一天文化课。现在学校的各个实训车间里,总能看到学生忙碌的身影,实训室既是车间,也是课堂,指导老师还会时不时地进行现场指导,帮学生答疑解惑。理实一体化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提高了他们的学习信心与能力,更重要的是,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专业技能真正得到全面训练与提高,也提升了就业核心竞争力。
2016年上半年起,学校还创造了“助教生”模式,就是让高年级竞赛获奖或日常学习表现优异的学生,参与理实一体化教学,当低年级学生的“小老师”。 “助教生给学弟学妹上课,本身就是一种实践,为了教好‘学生’,他们也得不断巩固和深化自己的知识储备;同时,助教生跟随指导教师的过程,也是专项学习的过程,学习技能比在班里吃‘大锅饭’要更精准和深入。”该校教导处主任赵庆华介绍,这一模式实施以来已选拔了二三十名助教生。
学校还坚持探索校企融合的发展之路,以实践教学基地为人才培养平台,以企业需求为导向,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,探索校企协同机制,共同实现校企双赢的育人新局面。现在,学校每个专业都与企业开展合作,学生在校时就能接触企业先进技术;还设置了若干企业订单班,学生毕业后也能获得良好的就业路径。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,学校和企业合作于2016年成立了“小智商城”,用于电子商务专业实训,学生全方位负责线上、线下校园超市。学校坚持理实一体化教学,通过实训培养出了一批批实用人才,也让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职业院校的前列。
学校以“让学生有自信的笑容,让老师有美好的心灵,让学校有阳关的品质”为办学追求,时刻对接行业前沿,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。
特别提醒:为防止受骗,外地学员到后请直接与我们联系,不要轻信不明身份者,以免上当受骗!